發(fā)布者:衡盛糧儲機械
發(fā)布日期:2022-08-26通風地籠進風口(含過墻管)
一、保溫過墻管保溫過墻管內筒由3mm熱軋鋼板、外筒由2mm冷軋鋼板制作而成,內填用保溫棉。安裝于墻體上,倉外部分與風機相連且上方備有環(huán)流熏蒸接口,倉內部分與氣流分配箱連接。夾層長度500mm,內填充保溫棉,是機械通風系統(tǒng)的外端接口,也是環(huán)流熏蒸系統(tǒng)的接口,具有作用。
二、進風口標準尺寸直徑為Φ500和Φ550。
三、保溫進風口過墻管保溫密閉口由2mm冷軋鋼板制作而成,安裝于保溫過墻管上,夾層,內填充保溫棉,起阻隔倉內外氣體交流和溫度傳導作用。表面采用防銹漆、藍醇酸磁漆或噴塑處理。
通風地籠分配箱
一、氣流分配箱后端與主風道采用壓筋式連接。備有調節(jié)閥,調節(jié)閥為倉外調節(jié)式,起氣體靜壓、均勻分配氣流的作用。
二、氣流分配箱由3mm鋼板和角鐵(增加筋)焊接而成,前端與過墻管相連采用法蘭聯(lián)接,法蘭制作平整,與墻壁采用對接方式,確定不漏糧。
三、氣流分配箱所有鐵件除銹后刷防銹漆兩道,明露部份再刷油漆兩道。
通風地籠主、支風道
一、主風道靠墻外側開橋形孔,開孔率為8%-10%,內側不開孔,以解決通風死角問題,孔眼不漏糧,支風道開孔率25%-35%,開孔應均勻,無毛刺,孔寬度不大于2mm。
二、連接處應以壓槽搭接以及自攻螺絲連接的固定方式,并且每段通風道應用至少3條增加筋固定,增加筋直徑為Φ8,連接處無糧食散漏問題。
三、風道分段,長1000mm,寬400mm或500mm,高260mm或350mm。
四、由1.5mm或2.0mm冷軋鋼板沖壓、折制而成,符合冷軋鋼制作工藝標準(GB/T716)要求,形狀均為倒U字型,外觀平直,不可以有歪斜,底面、表面應平整,無明顯磕碰傷痕。
五、表面鍍彩鋅或白鋅處理,鍍層厚度不小于10微米,性能應符合輕工產(chǎn)品金屬鍍層腐蝕試驗結果的評價標準中簡易10級制定級法的4級要求,確定性能10年以上,鍍層應,不可以有剝落、氣泡、針孔、銹斑等明顯影響表面質量的缺陷。
通風地籠的性能特點:
一、地上風道不僅適用于新建倉,也適用于舊倉改造,無須破壞地坪省土建投資和施工時間。
二、空氣分配器孔型結構新穎、造型美觀,開孔率可達25-35%,地上風道整體通風均勻性好,強度好,能承受糧食及人工進出糧食的踩壓。
三、風道組合拆卸方便,省時省力。占據(jù)空間小,便于運輸和存放。
四、地上風道可根據(jù)不同的通風目的需要,靈活改變支風道間距,長度和條數(shù),任意調整風道布局形式。
五、互換性強,組裝好的風道接風嚴密,連接,整體性好,抗擠壓,不漏糧。
通風地籠軸流風機次通風時間要選在白晝,由于氣溫和糧溫相差大。以減小糧溫和氣溫的差異,減輕結露的發(fā)生。以后的通風盡量選在晚上進行,因為本次通風是以降溫為主,晚上大氣濕度相對偏高、溫度較低,這樣即減少了水份損耗,又充足利用了晚上的低溫,提升了降溫效果。
上一篇:地上通風籠操作方法和防腐處理方法
下一篇:通風地上籠表面處理和問題分析